学校是人员密集型的场所
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发生群死群伤的事故!
辣么,为了安全学习
整理一些消防安全常识
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瞅一瞅吧!
防火篇
不能在校园内私拉乱接电线为手机、电动车、电玩等物件充电,容易引发电气火灾。电气火灾主要是因为过负荷、漏电、接触电阻过大、电气使用不当、静电、雷电等因素引发,作为一名学生,切记不能在校园内私自搭接电气线路。
不点蜡烛看书。蜡烛作为一种可移动的火源,稍不小心就会烧溶、流淌、倒下,遇到可燃烧物就会燃烧引发火灾。
打扫卫生时,不焚烧枯枝落叶、废旧杂物,要将其作垃圾处理,运送至垃圾站。因为焚烧杂物时,遇风极易引起燃烧扩散,酿成不必要的灾祸。
台灯不要靠近枕头和被褥,容易引发火灾。记得人走断电拔插头,禁止使用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,也不要使用酒精炉、液化气等燃气具。
不存放汽油、鞭炮、烟花等易燃易爆物品。实验课需要使用酒精灯和一些易燃的化学物品时,要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进行。
隐患篇
存在先天性火灾隐患
一些学校消防设施投入不足,缺乏消防安全规划,建筑物耐火等级低,防火间距不足,消防车通道不畅,缺乏防火分隔设施和必要的消防设施,一旦发生火灾,极易迅速蔓延。小学幼儿园学生其应变和自救能力很弱,没有任何自救能力。面对灾害,稍有处置不当,会造成严重后果。
用火用电频繁
由于生活、学习的需要,学校内通常使用取暖、降温、驱蚊等家电设备,而一些学校学生宿舍私拉乱接电线,使用大功率电器,极易引发火灾。此外,学生抽烟、玩火等现象较为常见,也易引发火灾。
疏散困难,易发生踩踏
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,如不能有序疏散,走道、楼梯、安全出口就会十分拥挤,加之在紧急情况下,精神高度紧张,很容易发生严重的踩踏事故。
疏散通道不畅
教室、图书馆、宿舍都属于人员密集场所,但一些学校从防盗、管理的角度出发,采取有悖消防安全疏散的措施,关闭上述场所的安全出口或加设防盗门、防盗窗,仅留一两个出口用于日常进出,一旦发生火灾,学生很难逃出火场,极易引发严重的人员伤亡。
逃生篇
1、立即报警
学校发生火灾后,应及时拨打“119”报警。同时要通知着火建筑物内的学生、幼儿、老师,让其尽快逃生。
2、及时疏散
教室内的老师应立即打开教室门,组织学生有序逃生。逃生时要一切行动听从老师指挥,按正确的方式逃生,同学之间要相互照顾,不要因收拾文具、书籍而贻误时机。
3、有序组织
在组织学生逃生时,学校的老师应在疏散通道的转角处、楼梯口、安全出口值守。值守的老师要根据疏散的速度提醒学生。通道拥挤时,值守老师应提醒学生慢行。通道畅通时,要提醒学生快速通过。同时,值守老师要注意在这些疏散节点如有学生摔倒,要及时拉起,避免发生踩踏事故。
4、做好防护
通过着火、烟气区域时,要进行简易防护,用湿毛巾捂住口鼻、披上打湿的衣物,低姿快速通过。避免吸入烟尘造成伤害。
上一篇:细节关乎生命安全!
下一篇:拓展训练的收获和意义
Copyright 2019-2023 hnflamekj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
豫ICP备20002239号 | 河南夫雷姆科技有限公司